2015年12月11日星期五

1965.12.12中印边境发生冲突、邓拓批判吴晗的“道德继承论”、李瑞环谈学习毛著的体会

19651212日,中国与印度在锡金边境再次爆发武装冲突,中方称己方牺牲一人,击毙印方5人并俘虏三人,新华社1212日的报道说:
今天(12日)十四时三十五分,印度军队三十余人,越过中锡边界达吉山口,深入中国境内五百余米,以猛烈炮火、机枪和步枪向我边防执勤人员射击,打死我边防人员一名。我边防执勤人员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当即击毙入侵印军五名,活捉三名(内伤俘二名)。其余入侵印军,见势不妙,狼狈逃窜。我边防执勤人员当场缴获轻机枪一挺、英式步枪五支、冲锋枪一支。
新华社1215日的报道说:
(印度当局说)有三百名中国军队越过边界进入锡金境内,并向印度巡逻队开火,妄图混淆视听,逃脱罪责。
十二日下午,我国边防值勤人员李文荣等七人,在中锡边界达吉山口我国一侧进行例行巡逻。十四时三十五分,当他们来到距边界五百米我国牧民经常放牧的低洼草地时,突然遭到一阵密集的炮弹和枪弹的射击。他们当即隐蔽,发现三十余名印军已越过中锡边界线向他们包围过来,其中十多名印军竟迂回我边防人员的后侧,并不停地用轻机枪、冲锋枪猛烈射击。在此同时,驻扎在中锡边界锡金一侧的印度炮兵,也向我边防值勤人员猛烈轰击。在印军突然袭击下,我边防值勤人员李文荣不幸中弹牺牲。其他中国边防值勤人员,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当场击毙入侵印军五名。印度侵略军见势不妙,仓惶丢下死伤人员,抱头鼠窜,逃回锡金境内。三名印军(其中两名负伤)被中国边防人员当场捉住。
印度国防部还说什么在这次冲突中,中国军队有三十名被打死。这更是彻头彻尾的捏造,打肿了脸充胖子。实际上,我七名边防人员,就把三十余名印军入侵者打得人滚马翻,死的死,伤的伤,被俘的被俘。


出处:《人民日报》19651213日《中锡边界印军猖狂越境向我发动进攻》,1216日《印军侵入我境发动武装进攻的人证物证俱在印方造谣惑众妄图逃脱罪责绝对办不到》。
~~~~~~~~~~~~~~~~~~~~~~~~~~

19651212日,《北京日报》和《前线》发表了邓拓以“向阳生”为笔名的《从<海瑞罢官>谈到“道德继承论”——与吴晗同志商榷》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根据彭真指示写的,彭真要邓拓在这场学术讨论中“不要消极观战,而要积极参战”,“北京的理论工作者要走到各省、市前面去!”彭真说:你们说姚文元的文章不好,我们能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呢?比如从理论上,也就是从学术上分析一下吴晗同志的戏剧观,历史观,用具体的材料、具体的 事实回答一下人们关心的问题。像封建道德能不能继承,古代社会有没有清官?到底是清官好,还是贪官好?把这些问题辩论清楚了,对大家的理论水平不也是提高吗?
邓拓的文章写出以后,经过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传阅定稿。许立群、姚溱也参加了审阅。在修改此文时,彭真说要把“题目扩大,战线拉长”,说:“题目多,参加讨论的人就多,象看‘大世界’一样,混战一场。现在就是一个字:‘放’”。他指使范瑾《北京日报》要登全国各地报刊各种学术讨论摘要。

邓拓在文章中是这样介绍吴晗的“道德继承论”观点的:我认为吴晗同志这样热心地编写“新历史剧”来宣扬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 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他有一个理论, 即“道德继承论”。他认为: “忠孝节义, 礼义廉耻, 这些道德观念是为过去的统治阶级服务的, 但也可以把它改造, 使它为社会主义服务。”他并且说: “不止是封建道德, 就是资产阶级的道德, 精打细算, 多方赚钱, 难道不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经营管理企业的一条重要原则? ”同时, 他还认为: “民主、自由这两个概念, 在资产阶级兴起初期, 对反抗封建制度的束缚来说, 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对此,邓拓表示:“道德继承论”是根本错误的。从实质上说,封建地主阶级的一切道德都是残酷剥削农民的道德。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多方赚钱、民主自由等这些基本范畴, 以及某些历史人物身上的所谓“美德”等等, 这一切对于无产阶级说来, 不但决不能加以继承, 而且必须采取革命的态度, 彻底加以清除。我们需要的是共产主义的新道德。无产阶级要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 就非得向资产阶级和历史上其他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 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不可。
最后,邓拓说:吴晗同志的道德观点在本质上是属于资本主义甚至于是封建主义的范畴;他的历史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相距甚远, 只能说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他的思想方法是形而上学的。这就使他在政治思想和理论观点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原则错误。吴晗同志有什么意见, 我也希望他继续写出文章, 把自己的思想真正同大家见面,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 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研究。如果这样做了, 那末, 我相信不管多么复杂的问题都是可以弄清楚的。

出处:邓拓《从<海瑞罢官>谈到“道德继承论”——与吴晗同志商榷》,《前线》1965年第23期;纪希晨《史无前例的年代》,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江西大学井冈山兵团《井冈轻骑》、南昌五中“一小撮”战斗团《猛闯》兵团《震撼世界的伟大革命: 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事记 1968.01.01
~~~~~~~~~~~~~~~~
1965年12月12日 《人民日报》刊登了李瑞环(时任中共北京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部书记)的文章《在实践中学》,谈他在工作实践和生产斗争中学习毛泽东著作的体会。这篇文章还算比较生动,文中说到:
去年人民日报讨论桌子的哲学,讨论存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有的文章写的很长,有很多引语比喻,咱都不知道,猛一看,咱工人根本没法懂。其实你要联系实践中的具体事实去琢磨领会,也并不难懂。有一次,一个同志问我对这些文章有什么意见?我说:“你干吗偏说桌子,产生第一张桌子的历史谁也不清楚。你说说那些有根有据,看得见摸得着的。就说我们这个四用折叠床吧!你一看又是桌子,又是椅子,又是箱子,又是床,也是过去没有过的第一个吧!可你要问我,是先有设计方案,还是先有的床?我说,是先有方案。那么不是成了意识决定存在,变成唯心主义了吗?不是。我们的方案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脑子里固有的,而是根据原来的桌子、椅子、床、箱子等等许多客观存在的实际东西,经过脑子的加工制订出来的。”这不就是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的道理吗?不是很好懂吗?
我现在凡是记得熟的(毛主席的)观点都是和实际挂上钩的。比如毛主席讲的:“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这一段话起初我记不住,后来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劳动力的组织使用不合理的问题,都是因为决心、判断、侦察、思索等方面有问题。这样和实际工作连在一起,记的就清楚了。
时间的问题也是我们学习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一点我起初体会不深。一九六○年以后,社会活动多起来了,不用说比以前多读书,就还象以前那样的读书,都感到很吃力。没办法我就“狠挤”,提出了“工地是战场,宿舍是课堂,抓紧每分秒,读书两三行”的口号,利用一切时间读书,这样当然读了一些书,可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群众有意见,说我只顾自己读书,不管其他事情。爱人批评我“只顾自己不顾家”,同时锻炼少了,身体也受些影响。可是,采取了在实践中学的方法以后,情况就不同了。虽然还是要挤时间,学习的机会却增多了。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去悟道理;碰到什么,就从什么里去学习。读书不懂,就带着书上的问题到实践中找答案;遇到问题,就带着实际问题到毛主席的书上去找答案。时时、处处、事事都在学习。这样一来,时间的矛盾就基本上解决了。球照常打,戏照常看,也能帮助做一些家务事,感到并不紧张,学习时间比以前反而多了。
我们木工,每天和木头打交道,感到困难的不是一般的加工木头,而是按照不同情况,合理地使用和加工木头。为什么难?学了毛主席著作以后,联系实际想一想就明白了。毛主席说:“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这一种木头和那一种木头,这一块木头和那一块木头,都有区别,都有特殊性。如果不了解它们的特殊性,就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不但比较容易领会道理,同时所学的道理也印象深刻,领会具体,便于去联系实际,指导工作。我们当木匠的,如果只能讲书本上的哲学,不能讲“木头里的哲学”,“刨子里的哲学”,“书本背的烂熟,工作稀里糊涂”。我看这样的学习并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也不能算学习有成绩。
在工作中常碰到这样的事:只要是一搞对档比武生产竞赛,工效就有明显的提高。这个事好象自己早就懂了:“竞赛,竞赛,一赛就快。”可是你要问个为什么?就不懂了。究竟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认真思索一番,才知道竞赛就是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因为一竞赛,就树立了矛盾的对立面。矛盾的对立面斗争就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实际经验可以产生理论,但经验并不等于理论,就如同木头可以做成桌子、而不等于桌子一样。要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必须象毛主席所说的那样,经过“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以前我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并不清楚,只觉得咱们工人只要使劲干,就能干好活,人家咋干咱咋干,还总结啥经验呀?一九六○年我参观了很多工厂的技术革命,不但有单机自动化,还有多机联动线,效率特别高。这时,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我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一个观点,用一个观点,都有效果;如果把这些观点串起来,象一条联动线一样联合作战,效果不是更大吗?”后来我一边想生产的实际情况,一边把过去在毛主席著作中学到的一些思想,集中在一起串成串,然后变成我们自己的语言,总结了一套“细备速装”工作法。即“周密侦察,掌握规律;分散敌人,展开面积(后改为扩大预制,利用机具);根据形势,运用兵力;细备速装,自觉组织”。运用这个方法,果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九六一年,六○一工地吊顶棚工程中,由于采用了这套方法,我们二十八个人,八天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原定五十四人十五天的任务,质量完全合乎要求。真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又变成了物质。
几年来的事实,使我体会到,在实践中学,更需要认真读书,这样,才能把碰到的问题,及时而准确的和理论联系起来。同时,要解答实践中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也迫使你非认真读书不可。要解答一个实际问题,有时就需要读很多篇文章。有的文章尽管过去读过,一到用时,还是要重新读。书到用时方嫌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