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15日上海会议结束,决定免去罗瑞卿的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和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毛泽东当天离开上海到杭州。留在上海的中共高干在锦江饭店举行文艺晚会,期间周恩来让叶剑英唱苏州评弹给大家助兴。
会议前后邓小平对李井泉说:“对罗瑞卿的错误要实事求是,不能随便加人以罪”,又说:“罗瑞卿的一些话,很多是有根据可查的。”会后李井泉回四川说:“死人的话不可信(指刘亚楼),女人的话不可听(指叶群),说多了,你们将来还要给他(指罗瑞卿)作检讨。”
会议前后邓小平对李井泉说:“对罗瑞卿的错误要实事求是,不能随便加人以罪”,又说:“罗瑞卿的一些话,很多是有根据可查的。”会后李井泉回四川说:“死人的话不可信(指刘亚楼),女人的话不可听(指叶群),说多了,你们将来还要给他(指罗瑞卿)作检讨。”
出处:西南局机关革命造反指挥部编《惊心动魄的斗争——李井泉及其一小撮同伙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罪恶活动大事记》,1967.09.13;丁抒《毛泽东“文革”初期在军内的部署与叶剑英的崛起》,《当代中国研究》2006年第3期。
~~~~~~~~~~~~~~~~~~~~~
1965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第5版发表“关于《海瑞罢官》问题各种意见的简介”,汇总了对于几个主要问题的正反两种意见,包括:
有些同志认为:《海瑞罢官》这出戏,狂热地宣扬了封建的上层建筑,宣扬了阶级调和论和改良主义,在国家和法律问题上宣扬了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观点。另一种意见认为:《海瑞罢官》……是有现实的教育意义的。
有些文章认为:《海瑞罢官》所反映的阶级矛盾是违反历史真实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海瑞罢官》这出戏是反映了历史的真实的。
有些人认为:吴晗同志尽情地美化海瑞,把他塑造成一个“力除贪污行新政,要为生民作主张”的农民的代言人,值得“万家生佛把香烧”的穷苦人民的救星,这显然是十分错误的。另一种意见认为:艺术是可以夸张的。
有些文章认为:《海瑞罢官》的编写和演出,是(暂时的困难时期)阶级斗争的反映。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这出戏写于一九六○年,不能说与一九六一年刮的“单干风”、“翻案风”有关。
有的同志认为:海瑞这样的人,只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海瑞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物,但他是同情人民的。
有些文章认为:海瑞所作的一些“兴利除弊”措施,本质上是替封建统治服务,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起了一定作用。另外一些意见认为:海瑞做了许多兴利除弊的好事,不但效果是好的,而且动机也是好的。
有些同志认为:象海瑞这种“清官”,只是封建统治的自我调节器。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清官是应该歌颂的。
同一版面上,《人民日报》还发表了另外三篇评论海瑞和《海瑞罢官》的文章,分别是《谈海瑞的“爱民如子”》、《海瑞为谁效肱股之力》、《也谈海瑞和<海瑞罢官>》,其中署名“樵子”的《也谈海瑞和<海瑞罢官>》认为“姚文元同志研究历史,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运用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而是运用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观点。”“姚同志硬把古今两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强牵在一起,指责吴同志是借此发泄对党的不满,指责他的这出戏是一株毒草,实在难于令人同意。”“作为历史剧的《海瑞罢官》,存有较重大的缺点,但并没有如姚同志所指责的严重政治错误。”
出处:《人民日报》1965年12月15日《关于<海瑞罢官>问题各种意见的简介》、《也谈海瑞和<海瑞罢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